校园德育文化建设_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缺失原因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校园德育文化建设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建设文明校园的方法和策略

2.学校德育建设工作总结

3.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4.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5.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6.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德育文化建设_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缺失原因

建设文明校园的方法和策略

       建设文明校园是每个学校的责任和使命,以下是一些建设文明校园的方法和策略。

       增强学生文明意识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文明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树立学校文明形象

       学校可以通过规范校园环境、美化校园景观、设置标志标语等方式,使学校呈现出整洁、美丽、有序的形象,增强师生对文明校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落实校园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操场使用规定、宿舍管理等,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提供文明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设置文化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等文化教育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多元化的文明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活动,如德育主题讲座、文明礼仪培训、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和引导学生,建立文明共同体。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校沟通平台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强化师德建设

       学校应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引入文明评选

       设立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和奖励制度,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文明行为,评选出优秀的文明学生、文明教师、文明班级等。

全员共育

       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员共育的氛围和机制,使文明行为成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德育建设工作总结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具有德育、示范、约束、凝聚、创造和辐射功能。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脱离学校实际、与学校管理不协调、流离于学校目标之外、缺乏有效行动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以学校传统为根基,在传承与创新中建设校园文化;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制度建设中,让文化与制度相承相依,融为一体;领导和典型要示范践行,起引导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品牌建设,让文化走出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及功能分析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最早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中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早已存在,归纳起来,大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概念有:“传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校园文化活动”,“从狭义上说,校园文化可理解为相对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或者叫非课堂文化”,“指学习中除去教学过程以外的学生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等等。广义的校园文化概念:“新的校园文化观是从广义上理解校园文化,包括理念、制度、器物和活动等多个层面,它不局限于表层的校园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而重在展现其内在的文化机理、厚重的文化积淀、持久的文化传承和深邃的文化理念,是校园文化主体的生存方式”。在本文中,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校同文化,即师生共同创造、并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由物质、精神和组织制度等所逐步构成的校园精神氛围,具有国家与民族性,强烈的个性色彩、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多层面多功能等特征。

       校园物质形态的一种形式是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及建筑风格、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另一种形式是指学校象征物和纪念品,诸如校徽、校标、校牌、校旗以及纪念簿、纪念画册、纪念文具、明信片、贺年卡等等。校园的这些物质形式体现了学校的价值目标与审美意向,富有较强的人文环境,发挥着环境育人的作用。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并反过来又作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校园主体的意识。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体现了学校在长期实践中沉淀下来的一种传统精神。

       校园组织制度,一方面指以学生活动为主为主、以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指制度规范。另外,校园制度还包括学校中固定的仪式及固定的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校庆、校园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以及各种文化刊物等。这些组织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1.德育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文明健康的教育设施、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与健康文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示范功能。

        校园文化的示范功能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在学生求学与做人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无形之中起了示范作用。

       3.约束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诚信宣誓活动、争创无违纪班级、校园形象大使、现身说法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合格团支部、合格团员注册评定、18岁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自我约束、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强烈的认同感。它可以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为共同的发展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

       5.创造功能。

        高中生求知欲望十分强烈,校园文化的一些活动(技能大赛、文艺汇演、才艺展示、计算机协会、主题团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跳蚤市场、学生课余党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开发。

       6.辐射功能。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也可称为影响社会的功能。这种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首先是通过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影响;其次是通过人才流动对社会产生影响;再次是通过价值观念方面对社会产生影响。

       二、当前一些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高中都根据本

        校的实际情况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建设,在本文中,我对东阳这些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发现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校园文化脱离学校实际

        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从设计之初就脱离学校实际,忽视本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根植于实际进行调研、提炼与剖析,而是热衷于理念口号的编纂与宣扬。这样“建设”的结果,将会淡化本学校的文化特色,缺乏学校需求的内涵是为“文化”而“文化”。于是学校理念陷入“高、大、空”的状态,造成了各学校理念雷同、“精神”一致、众校一“词”的现象,如“团结奋进”“拼搏奉献”等口号式理念。这种模糊、缥缈、毫无特色的“文化”使人们无法清晰地辨识学校的精神内涵与学校形象,无法形成对校园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与选择。理念的不真、不实,势将无法唤起学校成员的激情,无法对学校成员产生有利的激励与凝聚,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相差甚远。

       (二)校园文化与学校管理不协调

        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处在两个轨道,各行其是,不能有机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学校的重要管理机制。而有些学校只注重“硬件”而忽视“软件”;有些学校虽然已经建立起文化的三个系统,但缺乏深入推进的手段与措施,没有把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并体现在管理制度、规范的推行上,从管理模式、管理风格等方面也看不到文化的要素在起作用。这种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分离导致了“谋”与“行”的分割,使文化系统成为“展览”与“装饰”,不能真正融人管理并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校园文化游离于学校目标之外

        主要表现为文化建设游离于学校目标之外,不能保障学校战略的顺利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服务于学校目标,服务于学校战略。认识不到这一点,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有些学校仅满足于一般的热闹与虚造声势,而与真正的学校发展相脱离。没有从学校目标和学校战略需要出发,来进行策划、组织和建设。文化建设总达不到推进学校发展的关键点上。这导致了校园文化生命力不强,“如昙花一现”,对学校成员影响不大,不能把学校成员的个体目标凝聚、统一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上,不能为学校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四)校园文化缺乏有效的行动

        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念与行为的脱节。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把优秀的学校理念转化为学校成员的自觉行为。有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学校成员的行为却“在地上爬”。学校的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有的校园文化体系非常完备,有详细的学校成员行为规范手册,甚至细化到了学校成员举手投足间的每一个动作,但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把焦点过多地集中在体系和规范等“静态设施”上,而忽略了文化的动态层面,无法将学校价值观变成学校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融入与学校成员息息相关的具体的行为之中,从而无法实现从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无法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五)校园文化对教育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不够

        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脱节,或者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的教育、班级活动的开展等等。校园文化建设对教育教学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教职工对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知识的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的出现,使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落地生根,不易开花结果,很难促进学校管理的提升。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是学校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规律,“多管齐下”,从多个层次着手。

       (一)以学校传统为根基,在传承与创新中

        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根植于本学校实际,只有实际,才能实用;只有实用,才有实效。文化理念的总结与提升一定要立足本校的实际,必须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建设校同文化特色,有三条重要途径。首先,特色要从学校的历史传统中寻找。学校的历史传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而这一点是无法模仿的,它是学校创造独特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所以建设校同文化非常重要的是勘探、梳理自己学校的历史积淀,完成定性、定向、定位,最后继承、整合、传承、发展这份传统资源,设计并创造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其次,特色要从学校的现状中寻找。根据学校所处的实际情况来定位本学校的文化。最后,特色要从与其他学校的比较和竞争中寻找。现在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和时代,竞争和比较不可避免,任何一所学校都应从与其他学校的竞争和比较中,来借鉴和学习别人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寻找自身校园文化的特色与定位。

       (二)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制度建设

        之中,让文化与制度相承相依,融为一体文化是学校的“魂”,是理念和思想层次上的管理。而校同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则主要取决于学校制度和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其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形成的。学校制度作为学校显性的规范和准则,体现的是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是学校刚性的、程序性的和可控的层面,也是可以通过调整而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在日常学校活动中,学校制度往往体现为一种强制性力量,迫使人们行为与现存学校制度所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保持一致。学校制度正是首先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力量,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从而形成学校制度所期望生成的校园文化。也就是说,制度是形成校园文化的主要手段,要把学校的“魂”凝聚在学校制度之中,以独具特色的文化注入学校管理之中,创造出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从而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领导示范践行,典型引导推动

        学校领导者对校园文化的导向、带动与推进作用是巨大的,学校成员不仅在听领导如何说,更在看领导们如何做。领导者与典型的示范,直接影响着学校成员对文化的遵从与践行。对文化的认同与执行首先是领导者与典型的认同与执行。然后才能让学校成员认同和执行。所以,学校管理者要身先士卒,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同时,要注重树立学校典型,大力宣传,为学校成员树立起旗帜与赶超的榜样。

       (四) 大力进行品牌建设。

        让文化走出学校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标识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向外扩散的一种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品牌透视出一所学校的管理策略、价值观、管理哲学;要以制度为导向,以文化塑造品牌,以品牌承载文化;充分利用品牌外树形象、内强凝聚力的双重辐射作用,提高中园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建设一流校同文化的重要任务。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往往标志着校园文化的水平和高度,同时,学生社团又是校同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集中展示和凸现了校园文化的特质和追求。学校应该把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紧抓不放,建立一批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文化需要的著名社团,使他们成为学生活动的热点、学生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是事关学校长远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学校影响、提升办学品位的大事,是创办综合实力强大、社会影响深远、知名度较高的高等学府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高中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中应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课题的研究和交流,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经验与对策,以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进一步充实更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深化活动的辐射面。

        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到对内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创造意识,加强全校师生的归属感、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和奉献精神;对外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共同致力于开创高品位、高格调、高素质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德育建设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学校德育建设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本学期德育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的“工作要点”中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在德育管理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研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使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我们对各项德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课程德育管理制度》《学生活动管理制度》、《德育研科制度》《三结合教育制度》、《德育队伍建设制度》)等。比如:《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学生仪式教育制度》《学生综合评价管理制度》等。通过各项的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1、过程管理要坚持常抓不懈,从基础性工作抓起,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真”和“实”上下功夫,即:在管理过程上讲究一个“真”字,在管理结果上讲究一个“实”字。要从各校实际出发,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使管理过程成为互动过程和教育过程,努力实现全时空、全方位的常规管理。

        2、开展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化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围绕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中成长的主题,坚持与新课程实验相结合。开展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重要的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实效性,将德育寓于各项活动中。让我校的学生感受到我校的德育教育不是管教而是生活。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对学生的成长而言,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真切的体验。从学校而言,让德育成为生活,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真正成为生活德育。

        3、加强养成教育工作培训督导,给班主任进行养成教育专题培训,教育学生着重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即知行统一上下功夫。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养成教育座谈会。调动学生会和社团成员开展文明我先行活动,为其他同学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

        4、通过升旗、观看录像、宣传校园十大陋习等一系列活动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把升旗仪式作为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规范升旗仪式,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

        5、开展“爱护公物,美在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以“十要十不要”为基础,倡导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宣传低碳生活等理念,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和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持校园整洁、优美。

        6、结合文明迎全运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多项活动,文明排队、让座、美化校内外环境等等。同时结合“党是阳光我是花”在学生中开展诗歌、征文、故事征集等活动。

        7、以课堂为主要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国学教育。搞好特色项目和国学教案,弘扬民族文化。

        8、德育渗透于家庭与社会,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利用校门的宣传栏,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垂范作用

        1、狠抓师德建设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思想,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德育队伍培训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班主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应成为师德建设的标兵和典范。为了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切实搞好班主任岗前、岗位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搞好校本培训,通过培训夯实内功。继续开展班主任擂台赛、青年教师德育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科研能力和工作水平。

        3、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加强骨干班主任、名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德育专家、骨干班主任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积极营造“互助帮教”氛围。要立足岗位培养,重点培养优秀青年班主任,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展现魅力、崭露头角的实践平台,逐步搞好班主任队伍的梯队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了我校的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进行了介绍,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树立了校园理念形象。

        2、本学期学校省市对教育强区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的开展,对学校亭廊文化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置,一楼初一年级学生,以“国学养德”为主要内容;二楼初二年级学生以“求知益智”为主要内容,三楼各处室,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内容,四楼初三学生以实现中国梦“理想前途”为主要内容。正真做到了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3、我校图书室升级为省级图书室,藏书达到4万册,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多媒体班班通覆盖全校,利用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了德育建设。

        五、构建德育反思的教学模式

        德育反思课的六个板块

        新闻播报—名言导航—分组汇报—个人反思—希望之星—激励点评

        (一)新闻播报

        教育学生收听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大事,对提高我们的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养成经常听广播的好习惯。每节课上选派1-3名学生,从各种媒体上选择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新闻,向班级同学做介绍,与同学共同分享。

        (二)名言导航

        格言、名言都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好的名言警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修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反思课的主题,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选自己最喜爱的名言,谈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三)分组汇报

        由各小组值周组长,根据反思课的主题要求进行汇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汇报,教师能及时地掌握思想、学习和活动情况,促使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

        (四)个人反思

        首先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提高自我反思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自我查找思想、学习、言行等存在的问题,寻找根源,自我认识,自我醒悟。不要人人过关,轻描淡写,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启迪。

        (五)希望之星

        评选希望之星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使优生更有,学困生变优,对于学困生,要发现他们生上的闪光点,挖掘、激励,调动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不断前进。

        (六)激励点评

        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反思课的内容,点评反思课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精彩之处进行点评,点评的语言要准确,精炼,高度概括。既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又要提出如何改正的意见和建议。

        德育反思课安排在每周五的第五节课,由班干部组织,根据德育反思课的模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内容,使德育反思课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

        我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先进的学校的与工作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在今后还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强德育创新,是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精心推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和保障系统。制定好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一)

        一、校园文化理念

        在现有基础上,不段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品位,努力打造一个底蕴深厚、健康正统、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以文化熏陶,以环境育人的基本宗旨。

        二、校园文化建设范围和内涵

        1、校园环境建设

        ①营造幽雅、恬静、健康、温馨的文化氛围。以xx园(环型绿地和竹林)、校园荷塘、绿柳、山坡绿地为依托,进一步绿化、美化。

        ②增添建筑标志。“科学馆”、“教学大楼”、“xx苑”、“xx苑”、“餐厅”“女生公寓”、“男生公寓”、“行政楼”等,并按照功能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各教室按自然号依次排列,使各部分规整有序。在教学区醒目位置增设校训等宣传标语。

        ③对校园路灯进行更换,特别是在主干道和荷塘边增添景观路灯(经济、实惠、美观)

        ④xx江环型绿地,增添景观石一方,上刻“xx”四字,待条件成熟,设立现代雕塑一尊,主题为“奋进”;竹林设立景观石一方,上刻“xx”;生活区三角绿地设立景观石一方,书写“xx”四字;对荷塘四面栏杆进行更换美化,并在恰当醒目位置设立一米见方的黑色大理石两方,上书“xx”、“xx”四字;在读书长廊入口出,设一小牌匾,本色原木,上书“xx”;山坡绿地自然用卵石铺成一条小径,两旁设立石凳,四周一自然为本,可设立景观石一方,上刻“xx”二字。沿xx江边种植观赏桃花。

        ⑤建立xx中学校史陈列馆,全面展示我校xx多年来的办学历史,展示我校的办学成果,明确未来的办学方向。

        ⑥在餐厅门口设立教育警示牌,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勤俭节约。

        ⑦增加校园体育文化设施。在操场四周墙壁上设置宣传标语或壁画;在高一教学大楼南空地增设体操场地。

        ⑧在校园内增设一些儒家经典语录,向学生灌输儒家思想。

        ⑨待条件成熟,拆掉现女生宿舍大院,兴建校园文化广场,中央设立广场雕塑、喷泉,沿公路边设立文化长廊,建绿化休闲带。

        ⑩建设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工小区生活文化。

        2、校园活动的开展。

        ①开辟校园文化节。将每学年xx月至xx月确定为我校每年一度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节。成立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艺术活动。条件成熟可设立“体艺开放周”。

        ②由教导处或教科室牵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各类学习竞赛,如,高一、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英语口语竞赛、数学竞赛。高三年级理科综合竞赛和文科综合竞赛。

        ③政教处、团委和体艺组密切配合,开辟常规的“奋进杯”学生体育竞技活动。如全校性的学生象棋比赛、高一年级乒乓球赛、拔河比赛,高二年级男子篮球赛、女子羽毛球赛,高三年级男子足球赛、女子排球赛排球赛。通过活动,营造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④注重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的活动开展和宣传。

        开展xx“xx”文艺汇演,各班组织班级迎新年活动。

        xx月xx日,“xx”活动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对“xx节”、“xx节”、“xx节”、“xx节”、“xx节”等节日的活动的开展。

        注重对“xx节”、“xx节”、“xx节”、“xx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的营造。

        发挥团委、学生会、文监队、xx江文学社、广播站的生力军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熏陶。

        ⑤发挥校园网站和广播站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开辟班级主页和教师主页。各部门要及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

        ⑥发挥图书馆的文化阵地作用。

        ⑦每学年由校教导处组织开展校园学生读书活动。开辟校园读书“三个一”活动,即:读一部好书,各学科组向学生推荐一部好书,开辟“xx教师讲坛”,各学科组举办一次专题讲座。

        ⑧举办校园感恩节。培养学生的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的良好的精神意识。开展感恩节“五个一”活动,即,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唱一首感恩的歌,给自己最敬爱的人写一封信,给自己最敬爱的人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⑨成立xx中学田径运动队、篮球队、软式排球队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训练,在市、区各类比赛中争取优异的成绩。

        ⑩待条件成熟成立学生乐队,成立孙中师生合唱队要求师生会长国歌、团歌、校歌。

        3、班级文化建设。

        ①教室文化建设。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建立“班级公约”,体现班级良好的管理理念;建立“学习园地”对学习进行引导;建立“法制安全园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利用团支部开展团的生活,定期出版黑板报,体现积极向上的风貌。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促进交流和沟通,可设班主任信箱。可设立“实话实说”留言角——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②观念文化建设。转变班级观念——寻找每人亮点。班级文化建设要寻找每个学生精神的发光点,通过宣传和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使班级文化生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③活动文化建设。系列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学生能够自由充分的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交往能力,以便拓展学生心理发展的更广阔天地。

        4、寝室文化建设。

        ①开辟寝室文化廊,宣传寝室管理制度和生活常识,使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和常识教育。

        ②寝室文化建设要思想健康、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有健康向上的浓厚文化氛围,寝室布置突出个性,体现温馨气氛。

        ③地面扫净,拖净且无积水,垃圾倒净,扫把、畚箕放整齐;门口附近走廊无垃圾;床单平整,床上无杂物,床头不挂物品;被子朝向一致;门窗玻璃明亮,窗框,窗台、门框及门上气窗干净;衣服挂(或叠)放整齐美观;鞋放置成一直线,鞋跟朝外,鞋子上无袜子等杂物;不破坏寝室物品,不在门窗、墙壁上乱涂乱挂。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物品放置整齐,美观,无积灰;卫生间内空气清新,无臭味;地上无积水;宿舍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墙上张贴一些健康的字画,张贴画应符合学生的身份和欣赏水平,具有美观优雅的效果。保持宿舍墙面清洁。

        三、建立常规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监督、评价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能按照规划切实可行地落到实处,我校必须加大机构建设力度,成立由校长亲自抓,副校长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到位并分工负责到位的管理机制,确保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能按计划落到实处。

        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常设工作小组。

        建立校园文化日常管理工作队伍。

        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常规工作监督小组。

        建立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二)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xx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xx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xx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xx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xx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xx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xx”和“xx”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班主任、年段长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

        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体育俱乐部、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怡心小屋”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的取名,择优命名。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教育教学开放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xx中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德育处和团委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单位募捐,扩大基金基数;另外将各种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专项经费由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

        3、校园活动文化实行课程化、科研化管理。为保障校园活动文化规范化,实行四定,定时定地定计划定人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活动文化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项目组首席指导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撰写阶段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形式来创建校园活动文化特色。

        4、注重过程管理,实行跟踪考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过程,过程的关键是参与,特别是活动文化,过程就是氛围,参与就是效果,“关注过程,重在参与”是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此,根据活动文化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在滚动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推荐。

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1、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

       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

       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

       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实际,

       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形式主义。

       3、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和文字,

       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扩展资料

       1、物质文化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2、精神文化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展示于校园生活各个角落,包括学生们在路上的行走及行为规范等。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

       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3、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

       百度百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问题一: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 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 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 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

        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学校还可以推出“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的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学生名言,让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写出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中的佳作和作者的照片,制成标牌(如百胜中心校),固定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使学生深受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还可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七校、三校等)。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学生个个当楷模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我认为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二)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 构筑发展愿景。校长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发展愿景,激发师生进取精神。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结构进行思考,把构筑学校发展愿景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增强全体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要凝聚人心,调动集体智慧去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在优化教学教育管理上做文章。教师拟订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学生确定成材目标,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材结合起来。

        ⒉ 策划发展思路。学校管理者要用自己学校的办学信念来规划学校发展蓝图。要在认真分析已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问题二:谈谈就如何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 实验小学:贺利云

        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追求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把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投入;注重内奠基础,外树形象。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营造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师工作氛围;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生学习气氛,把学校打造 *** 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创建特色学校,从而实现学校活力校园、 智慧课堂、 幸福人生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将学校操场的围墙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完善实验室、师生阅览室、队部室等基本硬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完成校园文化的各项物质建设。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书香校园初见成效。进一步强化学风、教风和校风,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上一台阶。

        第二阶段:聚二年之力创办一个新实小,关注校园发展的精神层面,实现师生向幸福人生发展,打造新实小校园品牌。如完善管理考核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依法治校。完善内涵式发展各项创建工作。建设规范,具有学校特色的班级文化。

        第三阶段:积五载之功发展成一个内涵乐园,校园文化建设能体现书香味。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和谐民主,书香特色鲜明,教育氛围高雅、浓厚,教研成果显著,教育资源整合。创建成一所绿色学校、园林式学校还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内涵式发展的学校。

        二、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策略:

        (一)强化常规管理,德育为先创特色

        我们依托学校发展背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成立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同时还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依据现有课程资源,围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全面发展教育主旨,结合教师和学生自身特长,创建学校兴趣英语课、经典美文阅读课等特色课程,开发《校园礼仪》、《综合实践》等校本课程。还要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五爱和八荣八耻教育;以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受教育;设立德育活动开放日,定期召开,建立德育互动的教育网络;注重心理健康,创书香乐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抓好特色教学,打造和谐的智慧课堂

        抓好教学工作,注重改革与创新,能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以科研促发展,创建校园特色文化(如宣传栏版、特色展厅、教室特色版块等),打造快乐和谐的智慧课堂,形成了形成本校独特书法与阅读为一体的实小特色教学,全校师生都在读美文诵经典;一周一节书法乐,中午空闲练一刻,掀起与书为友,品读美文,学练书法热潮。既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坚持有效的训练,又进行书写比赛活动,加强检查与考核,达到诵经典,学书法的实效。

        (三)扎实校本科研,走出教师幸福人生之路

        走独特的校本研究和科研发展之路,能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为龙头,开展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外延共研、外出取经、以赛促研等覆盖式、模块化的多层次、多学科、多专题的教研活动。进行让人人参与研讨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激趣引新自学探究分层复学点拨导学拓展提高,展示研究成......>>

        问题三: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 *** 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 *** 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

        针后,各级 *** 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 *** 。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

        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

        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

        问题四:怎样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时下各学校均已开展轰轰烈烈的校园活动,从某种程度上的确丰富了校园文化,但同时也暴露了活动单一,流于形式的弊病,即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下实施所谓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此被动的开展则有很大的制约性成分,反而成效不大,失去了校园文化的实际意义。校园文化涵盖面极广,意义深远,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又包含校园精神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又是德育的有利平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重大,意义更加深远。如何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弊病,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呢?首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要到位。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清楚地知道它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活动,重视活动的效果。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明确其意义,不仅抓好过程,更要注重效果,加强调研。比如“三化”工作的开展,旨在通过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给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施上形成计划、制度,落实上师生人人参与,共同监督。成效上培养一种良好习惯,地面纸屑有人捡,公物损坏有人管,形成长效机制。另外对每项活动还应有总结反思,提出优化措施。其次,理清思路有步骤地开展活动。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因地制宜地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如校园广播站,名人宣传栏、评比栏、校园新闻、警示牌,科学家挂像、班级图书角、美术作品宣传栏,学校大门、操场围墙图文等。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读书节,六一儿童节以及各种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利用班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古诗诵读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每学年一至两次校园运动会。(2)开展校园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敬老院慰问活动;新团队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等。第三,打造特色文化校园。校园文化涵盖面广,不可能也不能面面俱到,故此要有所侧重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创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比如读书育人特色、安全教育特色、卫生文明特色等,打造思想道德建设、法制教育、书香校园等名校工程。校园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广大学生的未来,着眼于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问题五: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一种教育力量。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物

        问题六: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怎么做 1、合同还没签订就不要底气十足的叫设计师先搞几个方案出来,某国以前承诺负责养老,结果如何你懂的。

        2、今天签合同明天就要你给十几个方案,而且个个都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样的公司有的,在银河系外,即便他愿意跟你合作,路费你也付不起。

        3、方案不满意?我们宁愿被暴打一顿也不愿接受毫无理由的说:反正我就是不喜欢,再来几个方案这样令人崩溃的话。摆事实讲道理的沟通,我们不仅愿意接受而且大大欢迎,优秀的方案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问题七:如何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老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教育要面向生活,校园作为教育的主战地应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办有生命力的学校。 关键词: 校园 文化 人文 德育 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师生通过教育家学与管理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教育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学校应该把学生生活、学习、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 校园文化建设应关注学生发展,树立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校园里充满德育的生活化主要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宽容和坚持。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可以在班级中安排心理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请学、发展健全的人格,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为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班主任老师应引导学生的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对他们来讲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参与响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避免教条/结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统德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既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也不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在预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度等具体要求下,学生被动地进行着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这种反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而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亚里士多的认为:“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生活的快乐,从而德育生活化。二、 校园文化建设应使校园成为精神家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快乐的充满幸福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成为师生互相尊爱的花园,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这里都能表现为尊重人,爱护人,爱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成员尊重人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个性需求。积极倡导人际关系的简单化,让每位教师每天都心情舒畅的工作,体验人生的快乐和工作的幸福,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充分理解教师,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状况,领导关心下属的方方面面,让其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和幸福。帮助教师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发展,为他们成长创造机遇,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领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深厚的情感融化人,以科学的激励鼓舞人,这对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推动的作用。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搞花......>>

        问题八: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哪些内容呀 那可就多了,校园文化SIS整体规划、校园景观、文化理念梳理、校园标识、科技展馆、特色教室、工艺雕塑、文化理念重塑、艺术长廊、国学书苑、艺术浮雕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的,建议你去找灵坤文化,他们公司是做校园文化建设的 。

        问题九:怎样建设校园文化呢? 校园文化规划原则:

        A、坚持教育政策、教育规律、教育趋势、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

        B、坚持挖掘区域内地域优秀文化资源,根植于地域文化,塑造学校文化的归宿感;

        C、坚持学校客观实际、历史文化、立足现状、前瞻性发展,打造个性化学校文化;

        D、坚持学校领导班子教育思想与学校发展理念一致性,塑造持续和稳定教育思想;

        E、坚持全校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上下统一、深入论证、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体系。

        来自尚海文化策划――广东一级校园文化建设公司

隐形德育课程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吗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下面是有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欢迎参阅。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范文1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范文2

        一、建设背景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作为高职院校,她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直接冲击,每时每刻需要全方位的素养来丰富其文化底蕴,用以增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有他的特殊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是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胡锦涛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所在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教育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现代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我们作为民办高职学院,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环境。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内化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全面发展的、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肩负起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三)坚持主流导向,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性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与其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只有坚持主流文化,才能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习党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不对。隐形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具体来说,隐形德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非正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管隐形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但它们的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隐形德育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不同,它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通常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社团和志愿者团队等形式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则更侧重于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通过校园文化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虽然隐形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好了,今天关于“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